特殊教育法

成人的成功与幸福是与其在儿童时期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蒙台梭利

代表人物:蒙台梭利

教育成就:根据自己的实践观察和研究,综合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加以阐述和发挥,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法。

教育理念

  1. 以儿童为中心。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开放的教学态度,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帮助儿童建立自我学习的桥梁,让儿童在生活中、动手操作中学习,从而促进儿童的智力、情感、身体与个性的自然发展。
  2. 主张不教的教育。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蒙台梭利主张,教师不应该按照固定的大纲将预定的内容在预定的时间内强塞给儿童,而是应该开发适合儿童敏感期特点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教师不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而是应该重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的品质,并据此为他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4. 儿童具有“吸收性心理”。儿童有一张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受“内在生命力”驱动的儿童所特有的无意识的记忆力、吸收环境并加以吸收的能力,就是“吸收性心理”。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儿童正是依靠这种“吸收性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吸收环境,获得了关于周围世界的各种经验。由此,成人应该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使他们大量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使儿童自己利用周围“有准备的环境”塑造他们自己。
  5. 儿童在“工作”中成长。蒙台梭利对儿童的游戏和“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区分,她把儿童日常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称之为游戏,而把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发地选择和操作活动材料并经由专注于活动而有所发现和发展的活动称之为“工作”,从而导引出她关于儿童心理发展是通过“工作”而不是通过游戏实现的论点。由此,蒙台梭利要求成人一定要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材料,以引导和促进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 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他们要求独立工作,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在工作中他们非常投入,专心致志;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他们都能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

教育目的: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并通过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儿童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返回《营地导师必须了解的教育方法与理念